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苏州市 > 相城区特产

相城区十大特产

1、阳澄湖大闸蟹 地理标志产品
推荐1
阳澄湖大闸蟹
  又名金爪蟹。产于江苏昆山。蟹身不沾泥,俗称清水大蟹,体大膘肥,青壳白肚,金爪黄毛。肉质膏腻,十肢矫健,置于玻璃板上能迅速爬行。每逢金风送爽、菊花盛开之时,正是金爪蟹上市的旺季。农历9月的雌蟹、10月的雄蟹,性腺发育最佳。煮熟凝结,雌者成金黄色,雄者如白玉状,滋味鲜美。阳澄湖清水大闸蟹,个大体肥,一般三只重500克,大者只重250克以上,最大者可达500克,青背白肚金爪黄毛,十肢矫健,蟹肉丰满,营养丰富。自古以来,阳澄湖大闸蟹即令无数食客为之倾倒,是享誉中国的名牌产品。章太炎夫人汤国黎女士有诗曰:“不是阳澄蟹味好,此生何必住苏州。”……[详细]
2、苏绣
推荐2
苏绣
  苏绣是我国的四大名绣之一,它以针法精细、色彩雅致而著称。苏绣图案秀丽,题材广泛,技法活泼灵动。无论是人物还是山水,无不体现江南水乡那细腻绵长的文化内涵。苏州是一座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素雅秀美的自然环境和深厚的人文内涵孕育了一朵朵璀璨的艺术明珠。享誉中外的苏州刺绣就是在这里发祥的。据史料记载,宋代以后苏绣的艺术水平达到了鼎盛。当时苏州是我国的锦绣之乡:绚丽多姿的锦缎,五光十色的花线,为苏绣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从而形成了苏州“户户有刺绣,家家有绣娘”的地方特色,在一方锦帛上可绣出五岳、江海、城邑、行阵等图案,并有“绣万国于一锦”之说。          ……[详细]
推荐3
苏派砖雕
  1、苏派砖雕——苏州古建中的点睛之笔 苏派砖雕是南方地区砖雕艺术典型代表之一,明代较典型、朴素,清朝特别是康乾以后有很大发展和提高,形成了自己精细典雅的装饰风格,被誉为“南方之秀”。值得一提的是苏州的砖雕门楼字碑大都是名人题字,精美的书法和典雅的砖雕往往相得益彰,使苏州砖雕更添了几分浓厚书卷气。苏州曾经拥有二百余明清时代的砖雕门楼,可惜大部分都被历史的风雨湮灭。随着现代人们的审美情趣对古老艺术的回归,门楼砖雕重又为人们所钟爱,许多现代建筑和居民宅第也喜欢饰以门楼嵌以砖雕。 2、痴迷于砖雕艺术的苦行僧刘一鸣说自己像苦行僧一样走的是一条“百味路”。虽说砖雕是祖传的手艺,但刘一鸣踏上工作岗位20多年来接触的大都是石雕、木雕和玉雕,还搞过美术设计、雕刻工艺和古建筑研究,真正放在砖雕上的精力并不多。&……[详细]
推荐4
太平船模
  今年50岁的徐海林生于苏州市相城区太平街道,这里紧靠阳澄湖,过去家家都有一条船。从小,徐海林对船有着深厚的感情,祖父和父亲都是造船工匠,他早年也跟师傅做过船,是个远近闻名的好木匠。1998年,他在电视上看到苏州市要抢救和保护古建筑的消息,他想,船不就是水上人家的房屋吗?民间古老的木船也应该受到保护,于是就萌生了要把古船“做”出来的想法。                            徐海林制作的第一艘船模叫“黄豆船”,是村上装运粮食的最普通的船。虽……[详细]
推荐5
粢饭糕
  粢饭糕是一种流行于江南一带(江,浙,沪)的特色传统小吃,属油炸类糕点,因其做法也可称为油氽粢饭糕,南方其他地区称之为炸糍粑。粢饭糕外层呈金黄色,内层为雪白的软糯糍饭,食之喷香松脆。口感脆、咸、而鲜。起源与传说相传春秋战国时期,伍子胥为了让吴国百姓在战乱中免受饥荒之苦,在苏州相门城下埋下了用熟糯米压制成的砖石城基作为备荒粮。在伍子胥去世后不久,越王勾践举兵伐吴,吴国城民在都城被团团围住之时,挖出了糯米砖石拙起,敲碎,重新蒸煮,分而食之。此后,人们每到丰年年底,便要用糯米制成像当年城砖一样的糍粑,以此来祭奠伍子胥。至今,糍粑仍是南方各地人民每年春节前必做的美食,而炸糍粑也是其中的一种烹饪方式,多用于早餐。早餐文化粢饭糕是江南地区十分流行的传统早点,形状为长方形,厚约三四分,像一副没拆封的扑克牌。……[详细]
推荐6
相城琴弓
  提起相城区渭塘镇,可能很多人只知道那里盛产珍珠,却很少有人知道,这里专业制作的琴弓98%以上都销往国外,占据世界近8成的市场,打破了韩国、德国在这一行业上的垄断地位。   1、巧手引来琴弓缘琴弓是小提琴的关键部件,制作要求较高,取材于昂贵的巴西木和苏木,从一块原木到成品要经过50多道工序,而且因为琴弓也和小提琴一样,纯机械制作无法达到最后音乐丰富和灵动的效果。相城渭塘琴弓的鼻祖——张金海,是远近闻名的能工巧匠。他说,做起琴弓来,却是一个偶然的机遇。上世纪70年代原本是农具厂厂长的他,听说城里乐器厂因为生产的小提琴,找不到合适的琴弓而犯愁,于是琢磨起了制作琴弓的事,领着一帮技术骨干刻苦攻关,终于制作出了第一把“渭塘制造”的琴弓,在其后的日积月累中,又成立了强生公司和声达公司,成为世界最大规模的……[详细]
推荐7
苏州刺绣
  苏州的刺绣工艺以图案秀丽、色彩雅洁、针法多变而蜚声海内外、与粤绣、湘绣、蜀绣并列为全国四大名绣。苏绣能运用各种针法绣制各种不同题材绣品,特别最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双面绣、更是刺绣艺术中的瑰宝。……[详细]
推荐8
冬酿酒
  冬酿酒原来叫冬阳酒,因为冬至过后阳气上升而得名,农历认为,冬至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气,因为这一天过后,阳气上升,万物开始慢慢复苏。一直到近年,商家从《吴歙》“冬酿名高十月白,请看柴帚挂当檐。一时佐酒论风味,不爱团脐只爱尖”发掘出“冬酿”两字,才称之为冬酿酒。应为“东阳酒”冬酿酒原为“冬阳酒”或者“东阳酒”,只是商家为了利益最大化,故意才以讹传讹,才变成了“冬酿酒”,元代马致远《拨不断》菊花开,正归来。伴虎西僧、鹤林友、龙山客;似杜工部、陶渊明、李太白;有洞庭柑、东阳酒、西湖蟹。...“虚负东阳酒担来”出自陆游之口;“东阳酒,常饮、入药俱良”出自世界名著《本草纲目》。历史上对东阳酒的评价和推崇例子很多,很多,举不胜举。得名由于苏州二千五百年前是吴国的都城,吴国始祖泰伯、仲雍是周太王后裔,曾承袭周……[详细]
推荐9
陆墓泥盆
  “御窑袁氏堂,艺术流传长,事事求和谐,避邪又吉祥。”这首流传在苏州一带的歌谣,说的就是蟋蟀盆。1、楞伽蟋蟀陆墓盆。蟋蟀盆的制作和使用始于南宋,盛于元明。明宣宗朱瞻基喜爱都蟋蟀,下诏给苏州知府进贡,于是苏州刮起了捉蟋蟀风,蟋蟀盆自然不可或缺了。蟋蟀盆分南北派,北方以天津为代表,首推明末清初的赵子玉。南方以苏州陆墓的为最。老苏州都知道,“楞伽蟋蟀陆墓盆”,至今,明宣德年以来的陆墓各式蟋蟀盆在故宫博物馆内还能看到。2、种类繁多。陆墓蟋蟀盆制作精良,种类繁多。以款式分有竹节高盆、直桶凹口盆、多角盆、马蹄盆、腰鼓盆等;以图案分有龙凤、鸟兽、花卉、山水和人物等,以盖式分有笠帽顶盖、平盖、坐盖、天落盖和飞边盖等;3、外部特征:南盆特征是形状繁复,花纹多,做工精致。 据《吴门表隐》一书载,唐宋时因风行斗蟋蟀……[详细]
推荐10
白糖杨梅
  白糖杨梅是经过选料→浸矾→烫漂→漂洗→晒制→糖腌→笃砂→晒制→擦揉→过筛→晒制→包装→成品,制作而成的食物。原料配方鲜杨梅150千克、白砂糖22.5千克、磨砂糖15千克、绵白糖15千克、白矾375克。制作方法选料选用果大核小、色泽鲜红的杨梅为原料,以吴中区洞庭山杨梅为最好。剔除个小,腐烂之果。浸矾加白矾375克配成矾水,入锅煮沸,把杨梅放进滚一下即可捞出入清水里漂洗干净。糖腌将杨梅摊放在匾内晒制(匾可装12.5千克杨梅)。第一次拌入砂糖1250克,每隔2小时翻动1次;经24小时后再放入砂糖1500克,也是每隔2小时翻动1次;经24小时后再下第三次糖,每匾用量600克,仍经2小时翻动1次,经24小时以后,如天晴就可做笃砂工序。笃砂先将匾中经过太阳照晒后溶化的糖浆用清布揩擦干净,然后每匾放入磨砂……[详细]

全部相城区特产>>>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粤ICP备13001937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04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