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各族民俗文化与特产--满族篇

满族八碟八碗
  八碟八碗,为原满族饮食习惯,“八大碗”即八样菜,四凉四热,四凉里两荤两素,四热里也是两荤两素。“八大碗”与满人的豪爽相匹配的,便是饭桌上的八碟八碗。碟是实实在在的大碟,碗是深深大大的高碗,当这高高大大的一齐落满桌,不由得你不举碗痛饮,畅快淋漓。清朝乾隆期间,正值鼎盛时期。乾隆时期政局稳定,经济发展,饮食市场空前繁荣,其中以“满汉全席”称雄饮食业,满汉全席分为“上八珍”“中八珍”“下八珍”,“满族八大碗”为满汉全席之一下八珍,满族地方风味也应运而生,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八大碗”深受民间欢迎,《满……[详细]
满族旗鞋
  满族妇女讲究穿木底鞋,这也是满族先民有“削木为履”习俗的反映。至清初已发展成为高跟木底的女鞋,尤其满族贵族妇女,穿的更为普遍。满族妇女不尚裹脚,多为天足,通常穿着宽大的旗鞋,这种绣花的旗鞋,浅帮、短脸、尖口,史称“高底鞋”,又称作“寸子鞋”,其鞋极有特色。鞋底用木制作,其木底高度一般为一至二寸,鞋脸尖端突出上翅,其形状似船底,又称“船底鞋”。后来增高到三四寸,最高的甚至达到五寸左右,长度约占全鞋的二分之一。鞋底上下宽中间细,或上宽下窄呈梯形,鞋底的中部以木料为垫。木底的形状通常有两种:一种是装有……[详细]
满族酸汤子
  酸汤子,又称汤子、馇子,是用玉米水磨发酵后做的一种粗面条样的主食。它口感细腻爽滑,粗粮制作,流行于东北地区的辽宁东部、吉林东南部及黑龙江东部一带。具体做法是:将玉米碎(苞米子)洗净,置厨房内阴凉处,用冷水浸泡十数日(时限依室温而定),使其自然发酵。待微有酸味时,捞出清洗后,用水磨磨成糊状(俗称水面),再用布口袋控去适当的水分,之后取出放在阴凉处或者是团起来放在室外冷冻,以避免腐败变质。在食用时,锅内放清水烧开,待水烧开后,将成团的汤面放入锅里氽一下,等到表面呈半透明状时,捞出置于盆内,用勺子或筷……[详细]
满族荷包
  满族人无论男女老幼,讲究佩饰,其中一个主要的佩饰就是荷包。荷包一般有元宝、鸡心、葫芦等形状,缎面居多,颜色奇异,绣花有结有带,坠有料饰,小巧玲珑,美观大方。原始的荷包是用兽皮制成的,形状较大,装有食物,实际上就是个干粮袋。清兵入关后,在汉族文化的熏染下,荷包逐渐由绫罗绸缎缝制,并绣有图案。规格也逐渐由大变小,功能也由装食物改为装香料、散银钱和旱烟等。装香料的叫“香荷包”,装烟草的叫“烟荷包”荷包的质量不一,皇族王孙的荷包用黄色,平民百姓则不准用此色。《旧都文物略》中记载的宫样荷包照片中说:“清代……[详细]
  饽饽是满族对自己加工的各种糕点的统称。凉州传统食品晋记饽饽是蔡晋云祖传三代的拿手本领,主要有糖火烧、燕窝酥、马蹄酥、佛手酥、牛舌头、茴香饼等30多个品种,配料讲究,烤制精细。糖火烧是经过小包酥进行包料,表面结构层次分明,纹路清晰,俗语有千层饼之称;配以海参、鱿鱼、虾仁的三鲜火烧,其味更是舒爽可口。制作酥点的酥皮是根据皮酥而起名,其酥皮又有皮与酥之分。馅的种类有白糖、豆沙、枣泥、玫瑰等。馅的制作方法分炒馅和擦馅两种。满族饽饽具有色黄发亮、酥软香甜、松脆耐嚼的特点,因而也为大多汉族人所喜爱。……[详细]
  满族妇女穿用的高底“旗鞋”,即满族绣花鞋。它的最大特点是鞋底特别高,木底的形状分上宽下窄的花盆底和上宽下圆的马蹄底,所以人们习惯称“花盆底”鞋、“马蹄底”鞋,统称为“高底鞋”。其鞋底用木头做成,一般高5-10厘米,有的可达14-16厘米,最高的达25厘米左右。木底用白布包裹,镶在鞋底中间的部位。鞋帮上多饰以蝉、蝶等刺绣纹样或装饰片,木底靿身部分也常用刺绣或穿珠加以装饰。有的鞋尖处饰有丝线编成的穗子,长可及地。满族统一全国后仍然实行“八旗制度”,“旗人”的社会等级最高,高底旗鞋自然就成了地位和身份……[详细]
  马褂,是满族喜着的服饰,在长袍外面套马褂,有“长袍马褂”的美称。马褂分为大襟、对襟、琵琶襟等多种形式。马褂是满族骑射时穿着的一种褂子,后成为日常罩于袍子外面的服装。高领对襟,四面开禊,长及腰部,袖子稍短,袍袖可露出三、四寸,将袍袖卷于褂袖上面,即所谓大、小袖。清朝沈阳满族诗人缪润绂描述说:“卷袖长衫称体裁,巧将时样斗妆台,谁知低护莲船处,争及罗裙一击来。”可见当时满族卷袖服饰极为时兴。清初,穿马褂仅限于八旗士兵,至康雍年间满族男子穿用马褂的习俗已盛行,青年喜着马褂以示武勇。以后,由于清帝提倡骑射……[详细]
  香囊又名香袋、花囊,是满族妇女挂在身上装香料、香花的装饰品。香囊质地种类很多,有玉镂雕的,金累丝、银累丝、点翠镶嵌和丝绣的。一般制成圆形、方形、椭圆形、倭角形、葫芦形、石榴形、桃形、腰圆形、方胜形等等,囊多是两片相合中间镂空,也有的中空缩口,但都必须有孔透气,用以散发香味。香囊长约十厘米,宽五厘米,厚二厘米。顶端有便于悬挂的丝绦,下端系有结出百结(百吉)的系绳丝线彩绦或珠宝流苏。在百花盛开的春夏季节,满族妇女采来白兰花、茉莉花、玳玳花放人香囊中,挂在身上,以闻其香。冬天无香花时节,放上香料、香草……[详细]